【政协提案】关于对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50957号提案的答复

【政协提案】关于对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50957号提案的答复

2025-09-17 16:29 中共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MB1500621/2025-30602 发文日期 2025-09-17
发布机构 中共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其他 有效

李树峰委员:

您提出的《培育我省本土创投机构,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湖北金融业发展的关心。我办综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科技厅、长江产业投资集团答复意见,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完善创投培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办会同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湖北省关于推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湖北省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加速培育开放、灵活、宽松的投融资环境,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省财政厅同步制定出台《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坚持股权投资做引导,通过创新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放宽限制条件、提高出资上限、降低返投要求、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实施财政奖补等有效措施,创优创投基金发展政策环境。同时,我省积极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减轻或免除一定税收,持续增强创投市场活力。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351家,管理基金1262支,管理基金规模2350.51亿元。

(二)大力培育创投人才。鼓励引导创投机构采取多元化方法,提升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水平,不断强化创投基金发展的人才支撑。我办联合湖北省总工会、省政府国资委、长江产业集团,以“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职工以基金投资引领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和过往业绩,以赛促学,促进行业交流,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实施“创投家计划”,邀请行业专家围绕基金实务开展培训,累计培训超1000人次。积极推荐参评行业“明星投资人”,设立行业投资总监,培育一批产业“领投雁”,打造湖北创投事业“生力军”,指导长江创投对祥源新材、浙江祥邦等10余个项目开展员工跟投,覆盖人员超400人次,跟投总额超800万元,打造国企事业合伙人。加速构建市场化职级薪酬体系,职级与基金管理规模相挂钩,探索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目前,长江产业集团已设立12个专业创投管理团队,从业人员超200人,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56张,主动管理规模超1100亿,连续10年荣获清科集团“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母基金研究中心“最佳天使母基金TOP10”、证券时报“年度最佳VC机构TOP30”,涌现出全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劳模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搭建投融对接平台。建立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融资对接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路演和“省政府引导基金市州行”活动,推动产业与资本深度链接、基金与项目“双向奔赴”。深入开展“深耕湖北 鹰眼行动”。重点走进“专精特新”“重点产业链”“实验室”“产业园区”,全方位覆盖湖北6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投进高校”,对接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打通“科学家到企业家”通道。举办“东湖论坛”、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重大活动,搭建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沟通桥梁。其中,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自2013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了近7000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近60%的获奖企业赛后获得新增股权融资支持,有效促进了全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四)促进资本良性循环。重构企业挂牌上市引导服务体系,建立上市工作专项机制,完善绿色通道制度,为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优质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新增上市及过审企业7家、报审企业10家、报辅企业6家。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搭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提供私募股权份额登记托管、交易转让等服务,私募股权质押份额达29.9亿份,融资金额18.85亿元,质押融资规模全国第五。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对接股权投资基金,引导耐心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共有9家银行以投贷联动模式向195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107.6亿元,对应股权投资金额44.2亿元。

(五)打造创投品牌。发挥沪深交易所在鄂基地平台优势,连续8年组织全省创投行业评选,举办“长江创投日”、企业上市培训等活动超200场次,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建设中部创投大厦,打造“长江科创金融港”,入驻机构数量超全省优质投资机构的50%。举办湖北省种子基金设立发布会,签约发布一批高效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和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广泛吸引创投资本集聚湖北和科创项目在鄂孵化。

二、下步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今年5月,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释放了大力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明确信号。您提出的强化政策扶持体系、实施人才兴创工程、营造创投生态绿洲等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我们将认真采纳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建创投基金群。积极落实《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通过政府出资引导,撬动各级政府财政基金、国企资金、高校资金和科技慈善资金、头部企业研发资金,加快组建“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和“从1到2阶段”的天使投资基金群,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好扶持初创企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二)做好人才引育工作。研究制定《湖北省引进全球金融资源工作方案》,依托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和我省高校资源,通过自主培养、合作培养、公开选聘等方式,招引一批专业创投人才。发挥湖北高校优势,建立校企金融合作和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创投人才。鼓励各地优化创投人才在鄂创新创业的服务政策,营造创投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精准对接。建立创投机构与产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合作对接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科技攻关等优质项目库,通过“鄂融通”、投融资对接活动等线上线下平台,向创投机构推送项目信息,推动产业与各类资本深度链接。

(四)创新基金管理机制。简化种子基金投资决策流程,建立项目路演、投资决策一体化机制。优化创投基金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创投机构能投、善投,提升资本运作效能。落实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完善以收益让渡为重点的激励机制,松绑“不愿投”“不敢投”的难题,激发投资人员主观能动性,进一步释放创投活力。

湖北省委金融办

2025年8月21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