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果】融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检查结果
索 引 号 | MB1500621/2020-09950 | 发文日期 | 2020-01-03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一、清理规范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3月份以来,根据《全省类金融机构清理规范工作方案》(鄂金发〔2019〕7号),在融资担保行业启动清理规范工作。截至目前,融资担保公司自查、县级现场检查初评、市州抽查复评和第三方机构评估等工作已经完成,我处正在对市州报送相关资料及第三方评级材料进行审核。
(一)清理排查工作情况。根据清理规范工作方案时间节点,基本上大部分融资担保公司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自查、报送了自查材料。县市区监管部门在认真审核融资担保公司自查基础上,逐户对融资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率基本都达到100%。5月份以来,各市州金融工作局(金融办)按照区域全覆盖、ABCD类覆盖原则对县市区进行抽查。截至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报送了市州抽查和复评报告,对全省(229)家融资担保公司进行了分类评级,其中被评为A 级37 家,占比16.5%;B级98 家,占比43.8%;C级 64 家,占比28.6%;D 级 25家,因为失联、主动退出、重组改造中无法评级 21 家。
(二)第三方机构评估情况。经过政府采购程序,由中诚信和金银评两家评级机构负责本次融资担保公司分类评级工作,其中中诚信负责123户,金银评负责122户,目前两家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省245家融资担保公司,参评公司220家,占比89.8%,其中省直8家,17个市州212家。参与评级公司中:A类39家,占比17.7%,其中AAA级1家、AA级5家、A级33家;B类144家,占比65.5%,其中BBB级54家、BB级57家、B级33家;C类37家,占比16.8%,其中CCC级9家、CC级9家、C级19家。另外,有25家公司因停止展业、主动退出、失联等原因,未参与评级,占比10.2%。
(三)省级督查及审核工作情况。4月以来,由局领导带队,对省再担保集团、省农信担、省担保集团等7家省直融资担保公司逐一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核查经营地址和注册地址、法人代表与实际负责人、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业务报表与财务账目是否一致等情况,现场检查率达到100%。5月以来,我处与监管二处共同组成调研督查组,分别赴武汉、黄石、襄阳、孝感等地,对市、县开展清理排查工作进行督查,并对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目前,我处正紧锣密鼓对市州报送材料和第三方机构评级材料进行审核,已经完成荆州等9个市州约84家融资担保公司资料的审核,并根据审核情况,通知市州金融局补报、完善相关资料。
二、行业分析情况
(一)总体情况
通过本次清理规范初步审核结果来看:全省融资担保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在求发展、防风险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大部分融资担保公司经营状况总体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1.发展态势总体平稳。汇总本次清理规范报送数据,2016年至2018年,全省融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分别为1311亿、1225亿和1161亿元,在经济下行、“严监管、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目前,全省持有融资担保公司机构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担保公司245家(法人机构243家,分支机构2家),综合市州复评和第三方评级结果来看,正常经营的约200家左右,占比80%,另外40家左右公司被评为不合格,占比20%。大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做到了依法合规经营,虽然在聚焦主业、超范围经营、最大单户比例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但都可通过后期整改来逐步规范,非法集资、非法吸存、抽逃资本金、违规融资、高利放贷、合伙骗贷、暴力催债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比较少,风险总体可控。
2.资本实力持续增长。本次清理规范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融资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分别为1.9亿元、2.5亿和2.7亿,户均注册资本呈逐年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31.5%%和8%。融资担保行业资产总额不断增加,2016年至2018年资产总额分别为930亿、954亿元和10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和7%。
3.政府性作用凸显。政府控股或参股的融资担保公司在股东背景、业务来源、银行认可度、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获得的评级结果相对较高,AA级以上全是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民营担保公司大多数分布在BBB和BB级区间。以本次清理规范报送的2018年数据样本分析,全省在保余额10亿元以上担保公司16家,全部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占全行业在保余额的51%,成为全省融资担保行业的中坚力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名称不合规。《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的名称中应当标明融资担保字样”,据初步统计我省245家持牌融资担保公司中未标明融资担保字样的公司有167家,大部分为“担保”、“投资担保”或“信用担保”,公司名称有待进一步规范。
2.少数公司有抽逃注册资本嫌疑。根据本次清理规范初步审核结果,有10家左右担保公司中存在资金挪用或资本抽逃的嫌疑,多数表现为货币资金、存出保证金等I级资产数额较大,但对应的收益回报很少甚至为零,账上货币资金情况与收益回报严重不匹配。如武汉晋商科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涉嫌资本挪用的金额达1.3亿元;武汉华明达担保注册资本1亿元,2018年经营性现金流为-0.9亿元,大部分资金被股东借支,存在抽资嫌疑。
3.资金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未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准备金,鄂州中小、重庆三峡分公司等63家公司未按照国家银保监会规定相应比例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和一般风险准备金;保证金未专户专用,有81家融资担保公司未建立客户保证金专户管理制度,24家融资担保公司保证金管理不合理,存在挪用、占用客户保证金行为。股东长期借支,13家融资担保公司将公司资金借支给股东或其他关联公司,如武汉东创担保2018年底其他应收款占资产总额的73.9%,主要为应收控股东武汉国创资本的关联方往来款(占其他应收款的88.5%);武汉经开担保有限公司较多资金已被股东和其他单位借支,且期限较长。开展过桥业务,神农架中小、潜江汇桥、武穴中小等融资担保公司违规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或者采用短期投资的方式将资金借给被投资方使用。
4.关联担保时有发生。9家融资担保公司存在为关联方提供融资担保,担保条件优于非关联方(包括程序简化,费率优惠),且关联方交易未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情形,个别公司此类业务的比重较高,可能对担保公司的稳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十堰政信、潜江汇桥为股东提供担保时,在担保费率和反担保抵押物折算上均有优惠,竹溪政合前五大客户中有三位为公司股东,且关联交易均未在审计报告中充分披露。
5.部分机构担保集中度过高。有17家对同一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担保责任余额与融资担保公司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5%,其中有7家超过20%,客户集中度超过《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10%的上限,导致容易面临较大的单笔代偿风险。行业集中度高,武汉黑羊、武汉汉口北、武汉仁信、湖北鑫海林等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全部为消费贷款担保,主要是汽车消费和住房置业担保贷款,特别是汽车消费贷款担保普遍存在合同不规范、暗藏“霸王条款”、附加收费项目等问题,消费者“被违约”马上被扣取保证金,极易引发来信来访。今年以来我处90%以上群众投诉举报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担保领域,其相关风险需密切关注。此外,行业集中度过高后,一旦行业运行出现波动或贷款政策发生变化,将对融资担保公司的稳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6.代偿持续增加。全省融资担保行业代偿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代偿金额迅猛攀升。2018年行业代偿金额103.8亿元,分别比2017年、2016年多出69.6亿和67.3亿元,增长203.5%和184.3%。截至2019年6月末,行业代偿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31%。据本次清理规范第三方评级数据显示,220家参加第三方评估的融资担保公司中,有32家代偿金额超过资本金的50%,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出现大面积代偿,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以履行代偿责任。如襄阳中小担保注册资本5.8亿元,累计代偿11.6亿元,代偿余额9.6亿元,在保余额13.8亿元(其中已逾期5.5亿),该公司2018年资金总流入0.2亿元(营业收入和清收款),总流出1.89亿元(代偿及相关费用),已经严重入不敷出,公司流动性已经枯竭,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处将按照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依据《全省融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做好融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后续相关工作。
(一)资料审核。结合省级调研督查结果,对照清理规范工作分类办法和资料报送清单,认真审核市级复评报告及分类名单,对复评结果进行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核融资担保公司资料报送要件是否齐全、市级复核打分情况、整改情况、是否存在非法集资等严重违法违规事项等。
(二)确定评级。综合市州复评意见和第三方分类评估报告,形成全省融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分类评级报告及分类名单,征求省融资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报局党组审定后,形成正式报告和分类名单并公示。
(三)对标整改。督促融资担保公司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及相关规定,对照监管部门下达的整改要求,逐条对标,完善要件,加强机构整改、行为整改、财务整改和业务整改。
(四)交叉验收。制定下发市州交叉检查验收通知,对交叉检查时间、地点、人员、要求进行统一安排,实行市州交叉检查。并适时对各市州交叉检查工作情况和验收意见合法合规性进行抽查。
(五)换发许可证。根据融资担保公司评级名单,综合验收相关情况,分批换发融资担保公司业务经营许可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