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动态

强化排查宣传 着力打早打小 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深入推进

2024-12-06 15:16 湖北日报

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利用股权众筹、金融互助计划等新型互联网金融形式实施非法集资。眼下,披着“互联网金融”“项目开发”等各类外衣的非法集资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挑战。

今年5月,在全国统一部署下,湖北省启动了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持续至2025年12月。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是落实“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要求,明确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力争非法集资存量风险有序处置、增量风险有效遏制,重点领域风险高发势头切实得到扭转。整治的重点领域包括民间投融资中介、第三方财富管理、“伪私募”“伪金交所”、金融领域非法中介、理财、股权众筹等投融资领域,养老、殡葬、涉农、市场零售、商贸服务、房地产、能源矿产、教育培训等传统领域,虚拟货币、区块链、文化旅游、影视投资、解债服务、云养殖、网约车等新兴领域以及假冒、挂靠央企、国企、中直、事业单位和打着“产登公司”“拍卖公司”等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

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打非办表示,当前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在湖北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存量风险得到一定化解,新的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涉非线索大排查,坚决果断予以处置

在省打非办统筹推动下,全省各行业领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金融风险摸排,排查出的涉非风险线索主要集中在民间投融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教育、养老、涉农、商贸服务等领域。

针对风险线索,各地各相关部门综合运用行政和刑事手段予以处置,尽量实现涉非风险的打早打小

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以来,武汉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原则,针对重点领域文旅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处非牵头部门和公检法条线积极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预付费式旅游产品“拉网式”检查风险隐患采取暂停清退质量保证金依法依规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方式果断处置宜昌市市县两级处非职能部门组织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监管、人行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统一行动、协同作战、联合执法,对全市涉金融类市场主体从人流量、资金流向、舆情风险、媒体关注度、互联网大数据等多个维度入手开展全面排查;对重点场所、重点楼宇、重点门店市场主体开展“扫楼行动”;对群众举报的线索、监测预警发现的线索由各地专班现场核查,按照“边查边打,查打结合”的原则,对问题线索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真正打非工作走深走实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非宣传,覆盖人群超过500万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武汉处非轻骑兵、襄阳防非处非志愿服务队、宜昌金融大讲堂、荆州沙市金融卫士、咸宁金融庙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队伍,进机关、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村组、进网点,通过文艺节目开展“防非”宣传。

湖北共举办线下宣传活动5521场,线上宣传点击量约534.06万次,宣传覆盖人数约532.49万人。针对网民喜爱观看短视频的特点,打非办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参与国家第四届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征集大赛,共收集作品174件,择优20件投稿参赛,其中武汉市、孝感市制作的宣传视频入选全国防非大使宣传视频。

今年6月15日,我省组织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小品《钱哪儿来的》、相声《你以为我傻呀》、歌曲《别亏》、小品《自食其果》、歌曲《为了这个家》等节目以通俗幽默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非法集资的危害以及常见的表现形式。“非法集资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很近。”市民王女士说,表演寓教于乐,很受启发。

此外,各地还构建完善“大数据监测、行业部门监管、网格员巡查、群众举报”四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省金融风险预警平台归集政务、司法等多方数据,对省内企业实施监测依托金融监管、教育、民政等主监管部门,及时共享资金异动监测信息和风险线索动员全省近20万名基层网格员,对辖区内人群聚集、广告传单等开展日常监测;同时市州每年公布集资线举报电话邮箱,不断织密防非网,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以案说法:

一、通过“广场舞软件”向老年人非法集资

基本案情

被告人刘某某先后成立XX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伙同被告人李某某等人,在未经依法批准的情况下,以众筹开发老年人网络社交平台——“XX联盟”手机应用软件为由,约定8%-14%年化收益率并承诺保本付息,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特别是爱好广场舞的老年人公开宣传。

为吸引老年人投资,刘某某等人在“XX联盟”手机应用软件推出聊天交友、舞蹈教学、舞场定位、活动报名、积分换购、推荐抽奖等对老年广场舞爱好者具有吸引力的功能,拉拢老年人下载注册。同时,在线下通过发放统一服装、组织广场舞比赛、申请万人同舞“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用户旅游考察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老年人关注。

为解决老年人线上签合同、转账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并规避监管,业务员均在线下与老年投资者签合同收取资金。截至案发,被告人刘某某等人向12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7亿余元。上述资金被用于支付集资参与人本息、向业务员发放提成、投入“XX联盟”应用软件运营以及其他经营项目,给集资参与人造成本金损失3.3亿余元。

风险提示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和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银发族”与“互联网”“金融圈”的交集不断扩大。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网络风险意识不高、互联网运用不熟练等特点,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计兼具交友、投资等功能的应用软件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这类犯罪以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为引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再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打消老年人警惕心理,极易使老年人陷入骗局。温馨提示:任何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高额回报为幌子吸收资金的行为,都是非法金融活动。要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二、“虚拟货币”非法集资案

基本案情

刘某等人利用境外服务器设立“通证银行”投资平台,对外宣称可存储主流“虚拟货币”理财,承诺随存随取,不设锁仓,以年化利率20%向公众吸收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当年6月,该平台虚拟货币无法提取。此后,该平台关闭,无法登录。

被告人林某等人以“通证银行”平台为依托,以投资该平台可持币生息、推荐投资人可获得返利等高额回报为诱饵,在多地召开推介会、宣讲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并通过微信推广,诱导社会公众将虚拟货币存入“通证银行”。截至案发,共5559人吸收资金涉及金额25亿元。

风险提示

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考察企业或个人真实的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其承诺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高额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非法金融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首要考虑资金安全,不要受高息诱惑,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